研究生教育
数字化转型导学组课下研讨(三)
作者:发布日期:2025-04-15点击数:

学院网讯(通讯员 杨骁)2025年4月13日,在长春工业大学北湖校区开展了本学期第三次课下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黄鑫昊老师指导,徐子涵、李迪等9位同学参与,围绕论文进展和案例写作情况展开深入交流。

会议开始,徐子涵同学围绕个人论文进行分享,讨论如何完善论文第二章目录,把第二章分为概念和框架两个部分,合并2.2和2.3两个标题,未来将会继续研究论文,撰写第二章和第三章两部分;李迪同学对毕业论文的目录进行阐述,接下来将继续完善毕业论文;韩林东同学对自己所写的案例进行了第二部分的讲解 ,对于渤海银行之所以进行数字化转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渤海银行数据获取和整合与挑战,分别是非财务数据标准化难题和税务、产业链数据的实时性缺口从这两点进行了分析,另外说明了监管与合规约束中的银保监会《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对模型透明度的要求和数据隐私保护进行了说明;孙浩然同学对前两周的学习进程展开分享,确定了“数智赋能,链通全球:华晨宝马数字物流驱动全球化升级”为题的案例大纲,并进行了前两章的写作,总结了上次组会中没有弄懂的名词解释,并向大家进行了分享;杨骁同学汇报了重新拟定的案例,题目为《“智链小米”:小米集团数智化会计赋能生态链价值创造之旅》,分别从引言、小米集团的崛起与生态链布局、数智化转型的动因、数智化转型的探索、数智化会计赋能生态链价值创造以及持续创新引领智能生态未来这六部分进行阐述;韩蕊同学主要汇报了修改之后的案例题目和框架,决定以《从“人管”到“智管”: 腾讯AI赋能HR的破局实践》为题,分别从引言、腾讯AI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实施效果分析、挑战与应对措施、案例启示与未来展望和结论六部分展开案例写作,重点查找实施效果分析需要用到的数据。

在同学们汇报完毕后,黄鑫昊老师都针对每位同学的案例或论文提出宝贵建议并传授自己的学术研究经验:第一,要夯实理论基础,明确研究边界。在选题阶段,需系统梳理相关文献,厘清核心概念,避免理论混淆。建立清晰的理论框架,确保研究问题与学术脉络紧密衔接,增强论文的逻辑性和学术深度;第二,案例研究需深入,避免泛泛而谈。采用“背景—问题—成因—对策”的分析路径,结合政策、企业、市场等多维度展开。通过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获取一手资料,增强案例的典型性和说服力;第三,注重学术规范,严谨引用与写作。严格遵循学术引用格式,避免抄袭或不当引用。论文语言需简洁、准确,避免口语化表达,必要时可借助Grammarly等工具润色。

本次研讨会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交流机会,在黄鑫昊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大家不仅发现了自身研究不足,也明确了后续的改进方向。与会同学一致表示,此次研讨会收获颇丰,未来将继续深化研究,并期待在下一阶段的学术讨论中进一步碰撞思想、共同成长!

(审核人:黄鑫昊 供稿单位:数字化转型导学组)


上一条:财会系硕士生导师简介
下一条:我校成为东北高校AI财经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