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大学生求职现场。 资料照片
是继续读书还是工作?找到的几个工作都不满意怎么办?毕业在即,中国传
媒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小季还在考虑最后的决定。对很多工作没有落实的毕业生来
说,毕业季并不意味着狂欢和放松。
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年初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大学生失业率为9.1%,
2010年为12%,2011年为17.5%。
2012年毕业季又要到了,今年大学生找工作还会那么难吗?
■能力比学历重要
“我感觉用人单位很看重学历,想找到好工作,就要继续深造。”吉林大学
新闻专业2012届毕业生麻皓说,他本科毕业后打算攻读研究生。和他同专业的小
许则选择就业:“公司更关注个人能力是否与企业需要相符,和我同被录用的就
有几位专科生。”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及教育经济研究所2003年以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
了5次大规模调查,其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总体上学
历越高就业状况越好,但学历层次之间差异缩小,专科生落实率明显上升。
此次调查的主持者、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岳昌君介绍说,落实就
业包括确定单位、国内升学、出国出境、自由职业、自主创业等情况。其中,博
士生落实率最高,为83.0%;其次是专科生,为76.7%;第三是硕士生,为75.3%;
本科生则为68.7%。
相比于2009年的调查数据,专科生变吃香了。针对此种现象,岳昌君解释:
“高职专科院校毕业生与劳动力市场需求接近,就业较容易落实,现在用人单位
不再过分看重学历。”
■预期过高就业难
“开始我要求工作地点要在东部沿海,而且是管理类岗位。”北京大学2012
届法律专业毕业生范广宇说,“经过挫折后我改变了目标,地点不再摆在第一
位,工作还是要和特长对应。”
“刚踏出校门,心气很高”,这似乎是苦读若干年后莘莘学子们的普遍心态。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大学生就业分布依然呈“向东向
上”(倾向东部地区和高端工作)状况,毕业生占到52.5%。同时毕业生就业岗
位呈现技术类、管理类、服务类三足鼎立的特征,从事一线生产工作的占比很
少,一线工人仅占调查者中的3.69%。
高校扩招使得就业市场人才供应量大幅增加,年轻一代又背负着家庭期许,
求职预期过高,不愿从事“低端职业”和一线工作。
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卢晓东分析表示,“向东向上”就业虽然仍受热捧,
但引导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就业的工作目前已取得很大进展,越来越多的
毕业生选择到那里就业。
据介绍,目前教育部已会同并配合有关部门实施了农村教师“特岗计划”、
“三支一扶”、“到村任职”和“西部计划”等多个项目,共招募高校毕业生30
多万人。
■就业指导助就业
事实上,就业难并不是中国特有现象,在高校扩招后,美国、日本、印度等
国都遭遇了类似难题。但各国经验都表明,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在促进学生就业过
程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就业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合理制定职业规划,对就业抱有理性期望,”岳昌
君说,“特别是对于校园中相对弱势的群体,学校介入更为重要。据调查,与城
市学生相比,生源地为农村的学生求职渠道更少,更依赖学校。”
卢晓东指出,目前高校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指导尚显不足。应该让学生更充
分地了解就业市场和行业情况,并建立起合理的就业和择业观点。
他表示,目前教育部门已采取公办高校适当缩招及放宽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
等方式来调整就业市场供需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