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栏目
就业指导
大学生求职还那么难吗?能力比学历重要
作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日期:2012-05-09点击数: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大学生求职现场。 资料照片

是继续读书还是工作?找到的几个工作都不满意怎么办?毕业在即,中国传

媒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小季还在考虑最后的决定。对很多工作没有落实的毕业生来

说,毕业季并不意味着狂欢和放松。

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年初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大学生失业率为9.1%,

2010年为12%,2011年为17.5%。

2012年毕业季又要到了,今年大学生找工作还会那么难吗?

■能力比学历重要

“我感觉用人单位很看重学历,想找到好工作,就要继续深造。”吉林大学

新闻专业2012届毕业生麻皓说,他本科毕业后打算攻读研究生。和他同专业的小

许则选择就业:“公司更关注个人能力是否与企业需要相符,和我同被录用的就

有几位专科生。”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及教育经济研究所2003年以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

了5次大规模调查,其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总体上学

历越高就业状况越好,但学历层次之间差异缩小,专科生落实率明显上升。

此次调查的主持者、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岳昌君介绍说,落实就

业包括确定单位、国内升学、出国出境、自由职业、自主创业等情况。其中,博

士生落实率最高,为83.0%;其次是专科生,为76.7%;第三是硕士生,为75.3%;

本科生则为68.7%。

相比于2009年的调查数据,专科生变吃香了。针对此种现象,岳昌君解释:

“高职专科院校毕业生与劳动力市场需求接近,就业较容易落实,现在用人单位

不再过分看重学历。”

■预期过高就业难

“开始我要求工作地点要在东部沿海,而且是管理类岗位。”北京大学2012

届法律专业毕业生范广宇说,“经过挫折后我改变了目标,地点不再摆在第一

位,工作还是要和特长对应。”

“刚踏出校门,心气很高”,这似乎是苦读若干年后莘莘学子们的普遍心态。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大学生就业分布依然呈“向东向

上”(倾向东部地区和高端工作)状况,毕业生占到52.5%。同时毕业生就业岗

位呈现技术类、管理类、服务类三足鼎立的特征,从事一线生产工作的占比很

少,一线工人仅占调查者中的3.69%。

高校扩招使得就业市场人才供应量大幅增加,年轻一代又背负着家庭期许,

求职预期过高,不愿从事“低端职业”和一线工作。

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卢晓东分析表示,“向东向上”就业虽然仍受热捧,

但引导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就业的工作目前已取得很大进展,越来越多的

毕业生选择到那里就业。

据介绍,目前教育部已会同并配合有关部门实施了农村教师“特岗计划”、

“三支一扶”、“到村任职”和“西部计划”等多个项目,共招募高校毕业生30

多万人。

■就业指导助就业

事实上,就业难并不是中国特有现象,在高校扩招后,美国、日本、印度等

国都遭遇了类似难题。但各国经验都表明,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在促进学生就业过

程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就业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合理制定职业规划,对就业抱有理性期望,”岳昌

君说,“特别是对于校园中相对弱势的群体,学校介入更为重要。据调查,与城

市学生相比,生源地为农村的学生求职渠道更少,更依赖学校。”

卢晓东指出,目前高校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指导尚显不足。应该让学生更充

分地了解就业市场和行业情况,并建立起合理的就业和择业观点。

他表示,目前教育部门已采取公办高校适当缩招及放宽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

等方式来调整就业市场供需矛盾。

上一条:职场进化论:职场失误多久可以洗白
下一条:今年热招职位大盘点 看看哪个最“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