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日报
非应届毕业、又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被称为“过期就业”者。昨天(23
日),(南京)市人才市场在国际展览中心举办了新春大型综合性人才招聘会,
记者现场采访发现,“过期就业”者占到二成比例,由于经历复杂、就业压力
大,他们在才市中处境尴尬。
过期就业:“我们被称为‘剩男剩女’”
昨天上午9时,国展中心三个大厅同时开放,进场招聘企业超过了1000家,
岗位近2万个,约有5万人进场求职。
“你前年就毕业了,怎么现在还在找工作?”在某工贸公司的招聘展位前,
负责人孙展对着一份简历毫不客气地问求职者赵辛(化名)。
赵辛忙解释,一直忙于其他事情,没顾得上联系工作单位。孙展对这一解释
显然并不满意,职业化地说:“我们回去考虑一下,觉得合适的话再跟你联系
吧。”
离开该展台后,赵辛向记者诉苦:“我现在既不是应届生,又没有工作经
验,每次招聘单位都要翻来覆去地询问原因,都没有勇气投简历了。”原来,由
于不喜欢大学所学专业,他从大三开始一直忙于跨专业考研,耽误了找工作。
“现在考研失败了,打定主意找工作,又很难向招聘单位解释我毕业后近两年的
空白。”赵辛说。
与赵辛经历不同,去年毕业于盐城师范学院的小陈回南京后一直急于落实工
作,大半年时间跑了30多场招聘会,投出去了200多份简历,结果还是事与愿违。
“听说现在像我们这样的往届毕业生有了个新名词———‘剩男剩女’,多少体
现在求职时,人们对我们的歧视,感觉越来越自卑。”小陈无奈地说。
据市人才市场相关专家介绍,现在不少大学生毕业时忙于其他事务,如考
研、考公务员、准备出国考试等,一旦失败,也错过了当时就业的最佳时期,还
有部分毕业生由于院校、专业、证书等方面竞争力较弱,于是成为“过期就业”
者,与下一届的应届生同台竞争。据该专家估测,在昨天的招聘会上,这类大学
生约占到20%。
企业:“要么培养应届生,要么看中工作经验”
“要么招应届生,要么找有工作经验的,如果你是企业老板,肯定也是这种
心态。”孙展说。他认为,“过期就业”者有可能是在求职过程中一直高不成、
低不就,或是自身能力不足,适应不了学校到社会的角色转换。“一方面可塑性
不强,另一方面‘上手’又不够快,作为企业,我们不想冒这个险。”
某软件公司招聘负责人曹小姐则说:“我们倒不是完全排斥这部分大学生,
但他们最好能说清楚‘空白期’的经历。”她认为,如果确因忙于考研、考公务
员耽误就业的,求职时拿出当时的报名表、准考证会显得更有诚意。
专家:应届生应珍惜“求职黄金期”
对此,市人才市场专家建议,“过期就业”大学生首先要突破自己设置的心
理障碍。“要认识到自身的优势,比如经历了考研、出国考试,专业知识、外语
基础都更加扎实。”同时,这类求职者要更加注重与招聘单位沟通,自信、从容
地向单位解释延迟就业的原因,并表明自己的求职优势。
对于长期求职受挫的“过期就业”者,专家建议,要冷静地分析原因,如果
确因竞争力较弱,可以考虑适当选择充电项目,提升职业资本。
同时,该专家建议应届毕业生要珍惜“求职黄金期”。他说,一般而言,应
届生春季开学后就只有两三个月的“求职黄金期”,此时进行人才储备、招聘应
届生的企业较集中。如果这一阶段不积极求职,就有可能拖到跟下一届毕业生共
同竞争之中。 作者:蔡晓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