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栏目
本科生教育
关于迟到 我想说
作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日期:2008-04-29点击数:

来源:新华博客

校园里,我经常会在五坡十字路口或多媒体教学大楼前看到大队人马赶赴

各教学楼上课的盛况。学生积极参加课堂学习是好事,但为什么他们都是步履

匆匆的呢?除了因为其时离上课开始时间非常紧迫(常常是上午7:45或下午

2:25的时候),更多的是学生自身重视不够。既然你求学心切,为什么不提

前那么一点点呢?这个问题,我一直想不通。

就我而言,上课时间到了,如果教室学生还不到三分之二的话,是会影响授课教师情绪的。因为上课当中,时不时进来一两个学生,让人头疼。更有甚者,快下课才姗姗而来。我知道,很多学生为着老师的考勤点名煞费心机。如果某老师上三节课的话,他会选择第一节课听完后,观望,如无点名迹象,二三节就溜之大吉;或者第一二节不出现,第三节上课前出现,哈,还能赶上点名;也有那些闻风而来的,还厚着脸皮和你解释刚才怎么怎么去了的。唉,这种伎俩见多了! 但是,对那些按时或提前到教室的学生,我会尽全力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对迟到现象,我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那些在课堂上伏桌补眠的学生估计就是迟到的那部分学生,看见他们这么累,我也难受,并难以抑制地自我暗示:我讲的这么差劲,学生都睡着了,误人子弟啊。这样一来,讲课的激情消退殆尽。 诚然,大学要有大师,这样学生才会受益无穷。但是,大师也需要土壤的。不是所有的大师都能一炮打红、一夜成名的。如果没有学生一开始的互动、理解、肯定来鼓舞的话,大师何以成为大师?恐怕,大师的生成还需要更长的时日。如学生求学若渴、对教师以礼相待,我想,没有哪个老师不因此而动容并竭尽全力的! 似乎扯远了。 学生为什么迟到?学生为什么对迟到满不在乎? 我认为,原因有三。 第一,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果一个宿舍里,大家能你追我赶、暗暗较劲的话,任何一个学生都会争气发奋的。因为你不努力,大家就排斥你、看轻你。最近,我在看《爱在哈佛》,为洪政民和金贤宇的用功所深深折服。 当然,营造这种氛围要靠全校师生共同努力。 第二,学生没能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在民大校园(非上课时间),随处可见闲庭信步的学子。生活节奏太慢了!没有紧张感,更没有忧患意识。依赖辅导员去监督是不现实的。通宵达旦地上网、好逸恶劳、厌世空虚的学生并不少。这部分人非但不以为耻,还抨击学校对他们的教学方式。在他们看来,学分有什么用?不如及时行乐挥霍光阴来得痛快。 可是,在你们抱怨学校的同时,你想过没有?学校的教学资源你利用了多少?你知道图书馆的种本书库在哪?你听过几次讲座?你对你身边的老师持过虚心请教的态度吗?如果都是否定的话,你肯定是在为自己荒废学业而怨天尤人。 或许,校园里那些书呆子毕业后不如那些在读书期间就比较灵活的学生“混”得好。但时日一长,书呆子会找到用武之地,而一毕业就先尝到甜头的那批人终会领略到“书到用时方恨少”。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了。我反倒认为,早熟未必不是好事。我总是向那些家境不好但很勤勉和家境很好但一点也不纨绔的学生投去更多关切的目光。读书时代“满脑袋”的学生,谋生时也定会“满口袋”的。李嘉诚就是这样鼓励青年的。 第三,社会风气浮躁,各人价值观不同,经受得住诱惑的学生不多。很多人觉得,学生年龄不大,自控能力差,再加上老师引导不够,迟到旷课在所难免的。我只想说,在大学里想成才的话,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周末未必一定要去放松,黄金周未必一定要出游,没课的时候未必一定要上网或睡懒觉。明白我的意思吗?明白,就去改变自己吧!毕竟,还不算晚。 学风固然要抓,但更多的要靠诸君自觉!因为就算辅导员们把学生都赶到

课堂去,但假若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话,也没什么效果的。与其在课堂上开

小差、打瞌睡,还不如不来,给老师添乱!窃以为,教工要加大监管力度,学

生也要经常自省才行。民大的形象、学生的素质需要你我一齐努力!!

上一条:大学生不愿参加低档实习 数百岗位门可罗雀
下一条:比尔盖茨送给职场新人的10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