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栏目
本科生教育
市场是否仍需工商管理类本科生
作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日期:2008-03-21点击数:

来源:上外新闻网

教育部工商管理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席酉民教授开讲“中国管理学家

论坛”

3月18日下午,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主办的“中国管理学家论坛”隆重开讲。首次讲座特别邀请教育部工商管理指导委员会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席酉民教授主讲“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此讲座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张曙光教授主持,校党委书记吴友富教授在讲座后会见了席主任。 讲座伊始,席教授便提出了“市场是否仍需要工商管理类本科生?”这一问题,透彻地分析了近几年和未来人才市场需求,并以针对“探索新形势下我国工商管理教育改革的方向”这一专题研究,引出应如何培养中层管理者的后备人才的讨论。席教授谈到了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出现今大学生毕业后多数从事于基本程序化、操作化工作的原因是由于培养目标模糊、实践理论分割而产生的现象。强调了复杂快变环境下的管理模式,必须具备管理科学性与能动性。并提出了科学艺术经验结合决定整合能动性的思想,将目标管理中融入哲学,加强艺术感悟,从而转变成思考模式,深入内部,形成思想。同时管理教育也要注重案例教育,集能力素质教育于一体,使学校、企业、学生之间的互动达成最佳。再者,席教授以实例为同学们阐释了“专家管理≠管理专家”的论点,介绍了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及人才培养的过程=学校知识培养+社会实践培养。 随后,席酉民教授提出了思考和建议,指出在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中,务必重视“双重”供求关系及分清实务型、学术型、应用研究和教学型人才的培养,并将知识、素质、能力、创新有机结合。席教授还对此提出了建议,包括重视人才特征、国家调整高等教育定位和大学体系以及财政支持制度以及各学院主动明确培养目标和品牌建设。席教授还介绍了管理学家杂志,希望管理学子能从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发掘自己! 讲座随着席教授略带幽默,却简明、透彻并极具穿透力的言辞接近尾声,上外副校长张曙光教授进行了总结,并称在“亚洲的智慧,美国的培养”这个现象中感受到了席教授全局性、战略性的思维模式及精彩分析,得到了启发。 在Q&A环节中,席教授面对在场学生们的热烈回响,一一为他们解答了难题,并建议同学们高度清楚自己的定位。在优秀研究生培养的问题上,席教授首先强调了要学会如何做人,并用八个字“诚恳做人,扎实做事”简明扼要的阐述了研究生成功基本的内里乾坤,犹如神来之笔,博得了满堂彩! 席教授的精彩演讲使在场的聆听者深表赞叹,由衷的佩服。相信上外每一名优秀的管理学子都会受益匪浅,并从此刻起明确自己的目标,领悟管理的真谛,努力为中国的管理事业带来一番新气象! 继为时1年的“CIB高管论坛”九讲成功举办之后,近期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拉开了“CIB中国管理学家论坛”系列,敬请同学们关注。(信息来源:国际

工商管理学院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学生工作组)

上一条:什么样的人才最吃香?
下一条:这七类证书有助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