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栏目
本科生教育
请告诉学生有多少素菜可以当“肉”卖!
作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日期:2007-12-17点击数:

来源:三秦都市报

资料图片:大学食堂新闻回放:北京某大学食堂用豆腐丝充肉丝卖 北京某大学食堂近日用豆腐丝充肉丝,但菜名和菜价却没有变。大部分同学认为这是食堂的一种欺骗。对此,校方膳食中心表示,植物蛋白即俗称的“素肉”,学校是从均衡膳食、营养搭配的角度考虑的。(12月16日《北京晨报》) 明明菜肴里找不出几根真正的肉丝,却还理直气壮、振振有词地发布声明,把“素肉”当肉全是为了学生好。吃一“肉”,长一智的那些大学生们,为了以后不再被忽悠、被欺骗,看来真的有必要向校方联名提出要求:请食堂告诉我们有多少素菜还可当“肉”卖! 这样的要求是不是有点可笑?我想未必。有位网友看到报道后,就跟帖“友情提示”———可以充当肉丝的原材料有:豆腐丝、干罗卜丝(浓酱油调色)、淀粉皮(切成丝)等。不难想见,假如那所大学食堂“素肉也是肉”的定价标准无意改变,学生们去买荤菜时,就得时时提醒自己千万别当“冤大头”才是。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食堂其实也是一个“准垄断”的经营场所。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特殊服务性质,难免会沾染上类似社会上其他垄断、半垄断性经营单位的霸气和牛气。相比于媒体多有报道的机场内商店、高速公路服务区商品价格超高现象,学校食堂挂荤菜、卖“素肉”的小欺小骗行为,看起来情节不是那么严重,性质不是那么恶劣,但仍然活脱脱表露了“我是学校食堂我怕谁”的强势霸道地位。道理十分简单,倘若换个街头餐馆饭店,也把豆腐丝卖出“肉”价来,还敢信口雌黄地公然宣称这是有利营养价值、提升服务质量的“为了上帝好”吗? 需要指出的是,现在的好些校内食堂和餐厅,往往并非学校在办,而是交给外来合作者承包经营的。所以,这种“拉大旗作虎皮”的坑骗学生现象,常常能够借着校方的出面和插手,要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么胡乱释疑、继续蒙混。对此,相关管理部门须得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学生吃上“放心菜”、“正宗肉”,而不让弱势的他们,时时处于任意遭坑挨宰的境地。(司马童)

“蹭饭族”缘于高校食堂改革不彻底 高校食堂的饭菜之所以便宜,是因为政府给予了补贴。也就是说,在高校食堂卖出的每一份饭菜中,都有“福利”在其中。这样的福利只应该由大学生享有,而“蹭饭”的人却分享了这份福利。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详细高校食堂为何讳言“涨价”? 道理其实很简单,附着于高校的高校食堂当然也和高校一样,应该是承

担着纳税人期待的准公共品。它不但是高等院校的后勤保障部门,更是无独

立经济能力的“穷学生”们的“生命线”——让他们吃饱饭也能吃好饭应该

是其最本质的功能。>>>详细

上一条:教育部:国家助学金不得抵作学费 接受社会监督
下一条:晒晒两张大学生记账单:一松一紧消费相差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