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楚天都市报
昨天(17日)上午,一节题为《当代大学生标准》的情商课,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开讲,吸引了来自武汉8所部委属高校的400多名大学生。高校联手为大学生开设情商课,这是头一回。 缘起: 不少学生“郁闷”挂嘴边 《当代大学生标准》的主讲人,是华中师范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的陶宏开教授。他是开设情商课的发起人之一。 今年初,一直从事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的陶宏开教授发现,很多大学新生入校后感到很迷茫,不知做什么好,大学校园里最流行的一个词是“郁闷”。空虚中,有的学生谈起了恋爱,有的学生沉迷网络不能自拔,课业荒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王玉宝副教授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说,不少大学生因为交际能力差而自卑,有的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普遍不自信。对此,武大、华中科大等高校的老师也有同感。 高校心理课主要传授心理学知识,而心理咨询室少有大学生光顾。大学生迫切需要一门情商课,教他们学会人际沟通、自信心培养和自我潜力开发等技巧。 今年9月,在汉的武大、华中科大、华中师大、武汉理工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大、华中农大、中南民大等8所部委属高校达成共识,同时开设了情商课。 教学: 《情商决定命运》当教材 情商课采取选修课的形式,每周一次,8所高校老师共同探讨,选用同一种临时教材《情商决定命运》。据称,以后教材将由8所高校老师联合编写。 情商课计入学分考核,主要看学生平时的表现,比如笔记、发言、讨论以及考勤等。 王玉宝副教授将情商课的具体内容概括为5个方面:认识情商概念;认识自己并掌控自己的情绪;自我激励;认识他人;人际关系和谐的技巧。课堂采取互动、游戏、活动、交流等多种形式,摈弃老师上面讲、学生下面听的灌输式教学。 为了促进校际更加广泛的交流,8所高校的30多名老师组成了素质教育讲师团,每学期将在一所高校讲3至4次大型情商课,每次由两名教师讲一天,8所高校的学生都可以来旁听。昨天,第一场“大课”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开讲。 目的: 引导大学生“自我矫正” 昨日现场,陶宏开教授让大学生自己讨论“什么是当代大学生的标准”,学生们发言非常热烈。 武汉大学一名男生提了6条标准:想到什么事情马上行动;制定具体的计划;计划要有针对性;狠抓落实;不急于求成;抵御不良风气的影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名女生认为当代大学生要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她说,不少同学每天也很忙,但是不知道为了什么,对前途没有想过,时常觉得很无聊。 最后,在场的大学生讨论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标准有三个,分别是有理想、有责任感和有高尚的人格。 陶宏开教授解释,情商课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提高学生的“自我矫正
能力”,包括思辨能力、自控能力和自我平衡能力等,快乐阳光地面对每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