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栏目
就业指导
“灰色技能”:职场宝典还是不正之风?
作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日期:2011-02-21点击数:

来源:半月谈网

现今大学生就业压力居高不下,为了更加具备职场竞争力,不少大学生开始

有意识地锻炼喝酒、K歌、打麻将和如何圆滑地处理人际关系等“灰色技能”,

以“适应社会”。“灰色技能”到底是职场宝典还是侵袭大学生的不正之风?请

看本期话题。(《半月谈》2011年第2期)

学生论坛

真才实学是前提

大学生们寒窗苦读,不能说个个都不谙世事,但大多数人面对复杂的人际关

系,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都不那么如鱼得水。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大学生早点

学些职场技巧也是无可厚非的。

我想,谁都不会喜欢跟一个整天只知道学习或工作而不会生活的人为伍,虽

然我还没有踏入职场,但我相信无论任何时候搞好人际关系都是十分必要的,而

所谓的“灰色技能”正是拉近彼此关系,融入“圈子”的有效途径。我们宿舍一

共有6个人,包括我在内的5个人都喜欢闲时玩一款枪战网络游戏,而另外一个人

说什么都不玩,言辞间还带有一丝鄙视。

偶尔玩个网络游戏有什么呀,又不耽误学习,至于吗?我们之间聊天的时

候,他插不上嘴,渐渐地就疏远了。所以说与同学、同事拉近关系最好的办法就

是要有共同的爱好。不是说上来就要喝酒赔笑地与领导搞好关系,但最起码别显

得格格不入。为人随和、好打交道,给大家一个更轻松的氛围相处,才能在初期

给人一个较好的印象,有助于将来发挥更大的才能。

虽然说借助某些“灰色技能”对大学生尽快适应职场,搞好跟领导、同事的

人际关系有帮助,但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自己有真才实学,否则只是靠跟同事们

吃喝玩乐、跟领导套近乎——拿这个当“职场宝典”还是算了吧!

周口师范学院 郭申志

端正态度,内功给力

有次朋友聚餐,在大家的“激励”下,有位朋友要和我拼酒,两人就对着干

了起来。闹了一通之后,有人打趣道:“凡涛这是为以后给领导挡酒练酒量啊!”

因为就业一直刺激着大家脆弱的神经,这个话头一起,大家立刻转而开始讨论什

么时候要给领导挡酒,如何做能让领导更加“意气风发”。

甲流来袭时,全校曾停课封校一周,宿舍楼也禁止随意出入。大家窝着在宿

舍里看书上网打牌,百无聊赖时,不知道一副麻将怎么辗转流落到了我们宿舍。

快闷了一周的同学们纷纷卷起袖子上桌一展身手。一个同学说:“准备考公务员

的同学们,这麻将里的学问可得研究好。”于是大伙就开始钻研怎样在牌桌上给

领导“放水”,还美其名曰“上进”。

这两件事虽是由玩笑而起,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职场中的一些不正

之风:求职者真才实学放一边,“灰色技能”少不了。大学生日常接触的人人

网、QQ空间也盛传一些“成功N条”“职场N计”。甚至有人还将《厚黑学》奉为

至宝,潜心钻研。

诚然,凭自身兴趣和领导同事在工作之余成为朋友无可厚非,但若以此为筹

码去谋取职位、权力岂不是舍本逐末?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修炼“内功”,成为一个有担当、懂感恩、会宽容的

人。在打好专业基础、开阔视野、提升能力的前提下,再辅以些许“技巧”,才

是在未来求职之路上成功的正道。

鲁东大学商学院 孔凡涛

理性对待“灰色技能”

作为一名大学生,如何提高我们的竞争力,使自己脱颖而出?这对于我们大

学生来讲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所以社会上推崇的喝酒,K歌,打麻将,圆滑地

处理人际关系等一些“灰色技能”就有了存在的土壤。自己就听到过相关言论:

“吃饭是一门技术”“喝酒是一项业务”等等,毫无疑问这些“灰色技能”在不

经意间影响着我们大学生。

记得有一次和舅舅出去吃饭,饭桌上自己的谈吐及一些礼仪上,自己表现得

自然大方,比较得体,获得了在场长辈们的好评。这也让我颇感欣慰,但自己也

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大学生,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

对待这些“灰色技能”,我想首先应该分清主次。既然我们还是在校大学生,

就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过硬的

专业本领,哪个单位会因为你只会喝酒、唱歌、打麻将而聘用你,切记不能本末

倒置。

我们也应该顺其自然,不用刻意去回避它们。在某些场合,我们也能根据自

己和当时的情况,恰如其分地去运用。把握好那个平衡的度,让自己在学习之外

有更多的收获。

我想,面对“灰色技能”,我们不能一味盲从,也不必视其如洪水猛兽,而

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分清主次,找到平衡。

华北科技学院 韦善文

过来人语

求职,请勿本末倒置

我是一名已经毕业的师范类大学生,在校时成绩优秀,工作能力突出,曾被

评为省级优秀毕业生。比较外向的我,在不经意间学会了喝酒、打牌、唱歌等,

对于现在大学校园经常提到的所谓“灰色技能”可谓驾轻就熟。这一切,让我信

心满满,自以为在求职时能够顺风顺水,获得一份稳定的教师工作。

然而,事与愿违。一份份求职简历投出去,用人单位也让我去参加了教学试

讲,但一番忙碌下来,却没有一个单位与我签约,这让我极其失落,直到现在也

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教师工作。

后来自己反思到:正是由于自己太沉迷于“灰色技能”的提高,只热衷于做

那种官僚气息浓重的学生干部,忽视了文化课成绩的学习,特别是忽视了做教师

的能力——教学技能的锻炼,最终本末倒置,影响了自己的就业。

对于正在求职的大学生来说,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以及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实力才是入职的敲门

砖,也是人生走向成功的基石,而喝酒、打牌、唱歌等“灰色技能”只能算是人

际交往能力的一个方面,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而不是职场宝典。因此,请

不要本末倒置。

山东省淄博市 韩明明

充实自己,坚韧致远

作为过来人,我的应聘及工作经历或许能给那些热衷于“灰色技能”的学弟

学妹们一些参考。

5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和大家一样忙于各种各样的校园招聘会。由于专业特

殊,我们班同学很快都签了工作。但我成绩不好,大二大三时多次挂科,应聘时

就有点麻烦了。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招聘的公司经理终于答应与我签约。

基于个人发展需要,上班一年后我从技术部门调入市场部,并很快出外做销

售工作。应该说市场部是最需要应酬的部门,也最需要所谓的“灰色技能”。但

很意外,我什么都没有沾染。我很少因为工作而喝酒,几乎不抽烟,更没有和客

户一起去唱歌、洗浴,只是认真地走访市场,真诚地拜访客户,用心地发现机

会,务实地解决问题。我的工作一样做得很好,不敢说优秀,至少得到了领导、

同事们甚至绝大部分客户的认可。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不食人间烟火,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方法还是

需要的。这些方法不是指抽烟、喝酒、打麻将、唱歌跳舞、洗浴按摩,而是发自

肺腑地尊重他人,设身处地地体谅他人,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人,力所能及地帮助

他人。同时更重要的是,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毕竟,在职场中,本职工作才是决

定你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所有华丽的外表都是肤浅的,实力才是根本。不断充实自己,逐步提升工作

能力,同时保持乐观谦虚的生活态度,才是你职场成功的关键!

山东省济南市 刘艺

我的职场酒事

毕业前,我的支教岗前培训结束了,母校接大家回校开欢送会。席间,王老

师说:“同学们,你们毕业了,马上要进入社会,男同学每个人喝一杯白酒。”

我一口就干了下去,脸立马红透了,接下来便是头痛、呕吐,睡了一下午。等我

醒来时,我明显感受到自己的酒量不行。我不像有的人天生喝酒就很厉害,由于

家境贫寒,读书时也没有经济能力“培养”酒量。

支教以后,也遇到了不少烦恼。领导迎接新来的同志,邀请我们到餐馆就餐,

摆在每个人面前一个金茨泉(当地一种酒)。我嘀咕着,今天这关估计不好过。

领导和同事在席间又是劝又是敬,无论如何,我就是点到为止,虽然没喝多,可

是气氛不太好。

后来又逐渐发现我很难融入这个圈子里,好像自己是多余的人。又一次和同

事们在一起聚餐,我自告奋勇敬领导和同事,一圈下来,两个半金茨泉下肚,当

时身体麻木,头昏脑涨。之后我觉得人际关系稍好了一些,但并没有明显改变。

我当时郁闷至极:到底怎么才对?我不断反省地自己。

2009年春季学期,我开始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参加学校公开课竞赛;

参加全县教师现场写作比赛;积极组织和辅导学生参加县、州、省和国家级各类

美术比赛;积极举办校艺术节班级文化展板、国庆节美术作品展、“六一”绘画

比赛;绘制幼儿园文化长廊、辅导学生获奖累计百余次,学生作品发表近十次。

通过与母校联系,为我支教的学校募捐近万元物资,解决了学生喝开水难的

问题。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和交流,我的人际关系有了明显改观。因此,我在年度

考核中评为优秀,在学片党支部换届选举中,当选为组织委员。

近一次会餐中,领导笑着说:“小熊,以后你改喝啤酒。”我听后,为不会

喝酒的自己能享受女同志的待遇而感到高兴。其实,适应社会是需要时间的,喝

酒是喝不出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和前途的,自己练好内功才是走向职场成功惟一

的捷径。

湖北省鹤峰县太平乡贺龙希望小学 熊世炬

业内人士点评

真才实学才是真技能

我是一家外企的人事主管。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就业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

心的话题。虽然随着经济的复苏,就业压力也得到了逐步好转,但这并没有完全

打破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

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居高不下,一方面和学校的大规模扩招有一定联系,另一

方面,企业对大学生的高要求对就业率也有一定影响。

随着企业的转型升级,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方面,也提出了高标准和高要求。

由于目前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有所忽略,加上部分大学生对就业认识不

足,造成了能力与现实严重脱节,达不到企业的高标准和高要求。

正因为如此,不少大学生为了更加具备职场竞争力,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喝酒、

K歌、打麻将和圆滑处理人际关系等“灰色技能”,以积极“适应社会”。这样

的大学生应聘者我也遇见过,对于他们这样的做法,我觉得应该辩证地来看待。

首先,从积极意义方面看,对于他们这种为了适应社会而努力去学习、去提

高自己能力的这种精神和出发点,我们应该支持。因为当今社会发展很快,只有

不断让自己去接触新生事物,去适应社会,才能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占有一席

之地。

其次,从消极意义方面看,对于他们这种对职场错误的认识和扭曲的观念,

我们应该进行正确引导。不否认当前社会上有些单位为了抢客户、拉生意,滋生

了这种靠喝酒、K歌、打麻将来展现“才能”的现象,对就业环境带来了一定的

不良影响。正是这样的不正之风,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进行着强烈的冲击,导致

他们错误地给自己定位,很多人为此放弃了专业知识或是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和

价值观,我觉得这很不可取。

应该说,绝大多数企业看重的还是应聘者的真才实学和个人能力,只有具备

了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才会被用人单位所青睐。虽然掌握一些“灰色

技能”在当下或许可以给你带来某些便利,但真正能对你的人生道路和职业生涯

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你的真才实学。

江苏省张家港市迪爱生化工有限公司 丁锋

上一条:大学生村官的“升官”之道:低调做人 高调做事
下一条:职场情感录:办公室人际问题化解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