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记者 谭进 摄
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了创纪录的559万人,
而由于2007年尚有70万到80万大学生未能就业,因此今年实际需要就业的大学
生将超过600万人。如此庞大的数字只说明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形势
不乐观。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就业形势还存在着一些特殊性。今年是新《劳动合同
法》实施后的第一年,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正在调整,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面临比
较大的困境,奥运会期间国内大型的人才招聘会都取消了。
2008年,大学生的就业难不难?好不好?为此,本报记者联系了三位今年六
月份毕业的大学生,聊聊他们的求职故事。他们毕业于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
业,也曾体验求职的艰难,但最终凭借自身的努力找到了工作。他们的求职经历
可能会给那些还在努力找工作的毕业生,以及准备找工作的在校生提供一些借
鉴。
“大学生村官”王先美:来自农村 回归农村 最近一段时间,王先美每天晚上总是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住处。奥运会期
间,北京市政府开始着手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身为村主任助理的王先美忙碌
于村里的各家各户,进行走访宣传。
今年6月,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王先美成为了一名
大学生村官。王先美现就职于北京市大兴区安定镇某村,担任村主任助理一职。
“刚来的时候有点不太适应,现在已经好多了。”环境的恶劣,条件的艰
苦,对于这位24岁的年轻村官来说,都远比在大学里遇到的苦要多得多,但这
却没有动摇王先美的决心。
对于农村,王先美并不陌生。他出生于湖北省贫困的农村家庭,由于家庭
困难,他在踏入大学大门的那一刻就决定了毕业以后直接就业,而且不一定非得
留在城市里,甚至去西部也可以。
“我从小就生活在贫困的山村,也真正能够体会到作为农民的辛苦。”大学
期间,与其他奔波在各种活动中的大学生不同,王先美初进大学便把时间都交付
给了学校的图书馆。四年来,他的学习成绩很稳定。
进入大四,由于学的是冷门专业,王先美一开始就把求职的目光投向了国家
公务员。在国家公务员的笔试考试中,王先美以130多分的高分顺利通过,这一
结果令他喜出望外。可面试成绩出来后,他被淘汰了。
这样的结果让王先美一时难以接受,毕竟奋斗了那么久,差那么一点点就成
功了。此时,班里的同学们要么考上了公务员或研究生,要么找到了合适的工
作,甚至解决了北京户口。但是,王先美没有沮丧。“离毕业越来越近了,家里
压力大,我没有时间去伤心难过,只能咬着牙继续坚持下去,去寻找其他的机
会。”
之后的日子,王先美重新准备简历开始找工作。起初,他想回湖北老家的人
才招聘市场寻找机会,但由于今年学校的校园招聘会开办较晚,所以就延误了回
老家的计划。校园招聘会也并不像他预期的那样理想,前来招聘的都是一些不知
名的小企业,而且对专业都有严格的限制,结果,没有任何用人单位招思想政治
教育这一专业。王先美对这次校园招聘会的期待化为了泡影。
接下来,王先美开始在各种招聘会和招聘网站上投递了20多份简历,甚至挤
入长长的求职队伍中,期待着机会能够降临在自己的身上。可是从中关村人才市
场到北京大学的人才招聘会,用人单位不是不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就是要求有
北京户口,王先美再一次受到了打击。
公务员考试、校园招聘、社会招聘……几乎所有的尝试都是以失败告终,面
对这些挫折,王先美后来说:“我不太会说话,也没什么经验,可能这些尝试都
不是最适合我的,我还是应该做一些我真正能够做的事情。”
今年5月初,学校公布了要在校内竞选北京村官的启示,当时王先美所在的
马克思主义学院有两个名额,他开始萌生要当村官的想法,并得到了父母的支
持。学院里总共有15位同学报了名,经过笔试面试等严格的筛选,王先美最终入
选。
王先美回报农村的心愿最终以“大学生村官”的方式得到了实现。回首并不
平坦的求职之路,王先美说:“虽然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但不是严峻到让
大学生找不到饭吃的地步。我们班里所有的同学毕业前都找到了工作,我觉得大
学生在求职时还是要有足够的信心。”
虽然每个月只有2000元的工资,但王先美并不后悔当初的选择。王先美村官
的合约签的是三年,三年后,他就会拿到北京户口,而且届时考公务员还可以优
先录取。就在一个月前,一起来农村任职的一位同学辞职了,但王先美依然在坚
持着。
网站英文编辑梁伟:在求职中找到自我 虽然上班才短短只有两个月时间,但梁伟总体感觉不错。“毕竟专业对口,
而且工作之余有充足时间用来学习知识,对我来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他笑着
说。今年六月,老家在山东的梁伟从北京语言大学英语系毕业,成为了宋庆龄基
金会网站的一名英文编辑。
在此之前,梁伟一心想进的是大型外企,这个想法在刚进大学时就已经确
立。大一时,在毕业学长与新生的交流会上,梁伟非常羡慕那些通过努力奋斗进
入世界顶级企业的师兄师姐,他发现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曾经在学生会呆过。就
这样,梁伟也进了系学生会,并且一干就是三年。
从普通干事到系学生会主席,他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无论是文
笔、演讲还是活动组织都做得十分出色。“当学生会主席的经历对于后来的求职
肯定是有帮助的,至少它会让我的简历更吸引人。”梁伟说。
进入大四后,当其他同学早已经为求职忙前忙后时,从学生会主席退下来的
梁伟才刚刚着手制作简历,以至于没赶上很多场招聘会。如今就业市场对学历的
要求越来越高,问及为何选择直接就业,梁伟笑着回答:“原因很简单,我不知
道考研专业的方向,所以在迷茫中就业是最好的选择。”
此时,梁伟并没有因为比别人起步晚而心急如焚,他也没有参加历年定时召
开的各大招聘会,相反他在网上投了很多简历。其间,尽管梁伟也被一些公司录
用,可他并没有最终定下来,他心中依然向往着知名的国际大企业。
在这一期间,他积累了大量的面试经验。他总结说:“在面试中,高效率地
展现自我是赢得面试官好感的重要一步,也就是说,要具备优秀演员的基本素
质,要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自我展现到极致。”
之后,梁伟经历了多次大型外企的激烈竞争,大学期间的优异表现使他顺利
通过了每次网申,笔试也发挥得很出色,不过面试似乎总会成为他实现外企之梦
的门坎儿。从毕马威到玛氏,以及在利洁时的最终面试中,他都由于临场表现离
外企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最终没有被成功录用。
对此,梁伟说:“面试中往往存在较多的偶然因素,论其自身原因的话,我
还是没能较好地抓住对方心理,把他们想要的东西表现出来。”不过他认为,准
备面试的过程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可以让自己了解不同的公司及所在行业,而这
些都是在学校里难以得到的宝贵财富。
几次失败后,已到了四月份,但是梁伟依然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看着周围
好多同学在这个时候基本都有了归宿,曾经是学生会主席的他感到有点压力。于
是,他不得不调整心态,在下一轮的网申、笔试和面试中积极地争取着任何难得
的机遇。
这时宋庆龄基金会开始招聘。这个消息发送到了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
语系那里,看到系里的通知后,梁伟向宋庆龄基金会投递了简历。按照常规经过
了笔试、一面和二面之后,文韬开始焦急地等待最终结果。
等待的过程是折磨人的。“那时赶上了汶川大地震,宋庆龄基金会在筹备赈
灾,所以公布结果的日子又相继推延了,大概等了半个多月才得到通知,”梁伟
说。结果是,他从众多具有工作经验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他被录用了!
回首找工作的日子,梁伟总结出两点:一是心态要随时调整好,不能慌乱;
另外要提前准备熟悉求职过程,时间上要做好安排。“在我看来,我所经历的这
一切都是值得的,找工作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让自身得到提高的过程,同时
也是认识自己、逐渐挖掘自身亮点的过程。”梁伟说。
IBM软件工程师刘庆:时刻准备着 “多为未来做准备,这样当机会降临的时候才能有把握机会的能力。大学生
找工作是这样,在工作中也是这样,只有平时多研究,多储备技术,那么当遇到
问题的时候才能从容应对。”谈起自己的求职经历,刘庆一脸轻松地说。
刘庆是安徽宿州人,研究生学历,今年6月份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
工程与信息科学专业。早在去年5月,他就申请了IBM北京总部的暑期实习计划,
在做了5个月的实习生后,与IBM公司顺利签约,今年毕业后正式入职工作。
与其他人“广撒网”的求职方式相比,刘庆的求职目标比较单一和明确,求
职过程也比较顺利。问及秘诀,他笑着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实际
上,为了能够进IBM,刘庆早早就开始准备着。
从大一到大四,作为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刘庆的生活很简单,学业压力较
重,几乎都是在上课、复习、考试的轮回中度过。在尝试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后,
刘庆发现自己对技术人生还是最喜欢的,于是决定读研好好学习技术。
从大学到研究生,刘庆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研发经验,尤其在
研究生阶段锻炼了分析解决技术问题以及从事探索研究性工作的能力,按照刘庆
的话说,“大学本科是理论根基,研究生则要让这根基真正为建筑更壮美的高楼
而服务,这座高楼叫实践。”
读研一时,刘庆便开始了追逐IBM的梦想之旅。为了能够早日实现这一梦想,
刘庆来到导师的公司做兼职。一年之内他做了许多项目,积攒了大量的开发经
验,并在后期担当起核心技术和设计的角色。之后,刘庆转而投简历到另一家大
型公司做兼职。在那里,他学习到更专业的技术视角,更先进的开发技术和更规
范的开发流程。
到了研二下学期,有一家小公司邀请刘庆去兼职做技术经理,负责该公司一
个部门的技术指导以及项目设计。这次的工作经历对刘庆来说是不平凡的,以前
是做技术开发人员,但作为技术经理则要负责更具体的项目设计,也要担当起较
大的责任。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07年5月份的一天,刘庆在食堂门口无意中看
到IBM的暑期实习生招聘海报,于是就向其中一个部门投递了简历。很快,IBM安
排了多轮电话面试。在经历网上笔试、电话面试及终面等环节后,表现出色的刘
庆最终被录取为实习生。
由于IBM里的实习生比较多,所以即便是通过层层严格筛选出的实习生也未
必最终会被正式录用。“如果想通过实习留下来工作的话,就要好好表现了,整
个过程当中其实最辛苦的不是劳动量大,而是心理上比较累。”
刘庆说,IBM的offer一般都是在公司开始招聘的时候才会发放,同时也是其
他公司招聘的高峰期。如果这一阶段将心思用于找其他工作机会的话,就有可能
影响到在IBM的实习工作;但如果不另寻退路,IBM的offer也许拿不到不说,还
会错过黄金招聘时机。
比较幸运的是,在实习五个月后,也就是2007年的国庆节,刘庆终于拿到了
梦寐以求的offer。“当时我们的team里面一共有三个实习生,但最后只有我一
个人被留了下来。我想IBM之所以选择我,应该是因为我比较胜任这份工作,能
够符合岗位的需求。”刘庆说。
“即使当时IBM没有要我,我也有很多其他的选择,我在合肥兼职过的多家
企业都希望我能去他们那里工作。我觉得研究生就业还是比较有优势的,而且大
量的兼职经历也是求职时的一大法宝。”
与IBM签完约之后,刘庆在北京待到春节才回家,然后回学校准备毕业论文,
享受最后的校园时光。“如果说有什么求职经验可以分享,我想说,对大公司不
必有畏惧心理,只要早做准备,多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你也许会发现进IBM
这样的国际级大企业未必有想象中那么难。” 记者:陈伟 实习生李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