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栏目
本科生教育
双证,你拿到了吗?
作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日期:2008-04-16点击数: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如何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类人才,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我省(江西

省,下同)高校正在探索一条更好地实现毕业生与企业共赢的路子。这就是学

生在校期间,不仅要为文凭和学位证而努力,还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获

得一种职业资格证——

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为考证到工地积累实践经验。

大学生毕业时,不仅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还能根据专业和兴趣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陈文婷是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还没有毕业,就通过学习考试拿到了一本导游资格证书。她兴奋地说,毕业后希望能做一名导游,把江西这片美丽的红土地介绍给南来北往的游客。 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不仅能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而且还能根据专业和兴趣取得一本职业资格证书。这是我省高等教育近年出现的新鲜事,凸显高校教育“知行并重,学以致用”的新亮点。 在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像陈文婷这样的大学生还真不少,他们没有毕业就领到职业资格证书。在旅游管理专业,65.59%的学生领到了导游证;在土木工程和工程监理专业,78%的学生考到了施工员或预算员资格证;在电子信息工程、物理学、会计、摄影等专业,有相当的学生拿到了电工证、制冷证、会计师证和摄影师证,据介绍,全校48.05%的学生都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 近年来,作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探索,我省高校普遍开展“双证”教育活动。他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注重学术性、职业性的有机统一,将学历证书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相结合,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突出“知行并重”特点,培养具有“双证”学生,使他们在完成学科专业教育的同时,得到规范的职业技能训练,从而实现教学与就业的无缝连接。 具有教师资格证和行业资格证的“双师”型教学队伍日益壮大 要满足学生在校期间拿“双证”的需要,师资力量至关重要。 华东交通大学的“双证”教育始于2003年。如今已发展到本科的双学位、双专业、双方向和专科(高职)的双专业,开设的专业近30个。为了推进“双证”教育工作,该校采取“强化管理、增加投入、优化方案、重点扶持”等措施,对学分冲抵、免修免听、证书打印、电子注册、就业推荐等制定出一整套办法,使大学生都乐意根据需要选择第二专业。统计显示,该校文科类学生选择经济管理和人文法学专业的较多,理工类学生则纷纷选择动手能力强的专业,他们以此作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能力的首选。 为了提高“双证”教育质量,各校通过“引、培、带”等措施,积极打造既有较高理论造诣又有较强实践素质的“双师”型教学队伍。在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聘请引进国内专家学者、工程师、企业家为兼职教师,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送青年老师下基层、到厂矿、去公司,积累生产实践经验,送讲师以上的教师赴国内外重点大学深造或做访问学者;采取青年教师首次上课前预讲,老教师评说,院系领导听课等形式“传、帮、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目前,该校同时具有教师资格证和行业资格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日益壮大,其中,通信与电子学院占60%,工商管理学院占55%。 双学位、双专业、双方向的毕业生备受用人单位青睐,学生与企业实现了“双赢” 对用人单位的调查表明,由于接受“双证”教育的大学生具有多学科的专业背景,综合素质、创新潜力和学习能力更强,符合企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受到许多用人单位的欢迎。 华东交大招生就业处负责人介绍,该校2008届毕业生中,具有双学位、双专业、双方向的毕业生备受用人单位青睐,有的以第一专业就业,有的以第二专业就业,他们因“双证”教育的背景受到用人单位重视,有的还获得较高的待遇,实现了学生与企业的“双赢”。据统计,该校这类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74.85%,超过了全校大学生的平均就业水平。 2008年全省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暨表彰大会上,省教育厅负责人要求高校继续推行“双证”教育,提高大学生素质,促进大学生就业,规定凡是可以颁发证书的专业,一定要让大多数毕业生拿到“双证”。此举标志着“双证”教育将向深度发展,并必将成为我省高等教育培养更好合格人才的新途径。 记者李文亭 文/图

上一条:大学生就业焦虑不容忽视 防治需从低年级做起
下一条:一个湖南学子的清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