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栏目
本科生教育
一名大四学生的困惑 我们的教室为何空荡荡?
作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日期:2007-11-22点击数:

来源:人民日报

眼下,大学四年级有课的已经不多了。即便有课的班级,坚持上课的同

学也是屈指可数。图为11月20日上午,在北京某重点高校机械系的一个大四

课堂上,本应有30多人上课的班级,只有几个同学来听课。尽管如此,任课

老师的情绪并未受影响,仍然很仔细地准备多媒体教案,课也讲得很认真。

胡 畔摄

我是北京某高校的一名大学四年级学生。很幸运,今年9月底我被保送到

本校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可以暂时逃避找工作的压力和考研的辛苦。但现

在却有另外一个问题困扰着我:我和我周围的同学一样,在大学前三年已把

课程修满,大四一年基本处于不用上课的状态,所以感觉到浪费了学校资源

和宝贵的时间。

说真的,不是我们不愿选课,而是我们大四的课程设置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尴尬。首先是学校考虑到大四学生要找工作、考研等实际情况,一般会将专业必修课集中安排在前三年。从大一到大三,很多同学每个学期都要选三四十个学分,每天奔波于各个教室。很多时候都来不及消化老师的讲课内容,而在大四却面临着无课可上的窘况。 即便在大四选了课,真正去上的同学也不多。我所在的是一个每届学生200多人的大系,现在选一门课的只有20多人,而每次真正来上课的只有10人左右。与前几年大家都在教室占位子、抢位子的情况相比,十来个同学稀稀拉拉地占据着一间有五六十座位的教室,“都快赶上博士生的待遇了”。 我们大四的课在教学上也呈现出比较混乱的状态。学校一般都会在大四安排实习,课程缺乏连续性。加上一些同学上课带有随意性,有的老师就干脆表示不愿意给我们大四开课。有时还会因为实习冲突和时间安排等原因,经常出现老师来上课而没有学生、或者学生到了而老师没来的状况,于是本该上课的课堂就临时变成了自习教室。 与空旷的教室相对应,我们大四的宿舍也往往门庭冷落。一间六七个人的宿舍,有两三个人“留守”就算不错了,剩下一个人“独守空房”的情况也不鲜见。不少考研的、找工作的同学都把宿舍当作“旅馆”,有时一个宿舍的同学几个星期都难得见上一面。 像我这样的保研一族,恐怕算是上课出勤率最高的了。而我那些忙着考研的同学,大都是偶尔才在课堂上出现。他们说,现在处于考研冲刺阶段,与其听一些和考研没有关系的课,还不如用上课的时间多背背单词和政治呢! 最焦虑的要数那些忙于找工作的同学了。进入10月后,用人单位开始陆续发布招聘信息。找工作的同学每天早出晚归,奔波于形形色色的宣讲会、招聘会,网申、网投,参加一轮又一轮的面试、笔试,在学校里都很难看到他们的身影,更不要说在课堂上了。 我和我的同学们都对大四怀着一种很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我们需要一段从学校到社会的缓冲和过渡时期,另一方面我们又不知道怎样在考研、找工作和大四的课业之间找到平衡点。我们知道,国外有些大学本科也只有三年,那么,如果我们三年内修完学校规定的学分,是不是就可以提早毕业呢?如果像我这样大四基本没课,是不是就可以不用交纳与前三年一样多的学费呢?如果要保证学习效果,课程设置是否可以不像现在这样“前紧后松”呢?如果想在大四仍然好好学习,学校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保证这一年的教学质量呢?我们面对这些困惑,盼望得到圆满的解答。 北京某高校大四学生:王 洁 2007年11月18日

北京某高校:教室冷清人影稀 时 间:11月16日,星期五,上午8时45分 地 点:北京某高校第六教学楼6A305 这里是北京某高校电机系大四教室。第一小节课刚下,只见3名同学背起书包往外走。其中一名同学说:“这课上得太无聊了,还不如回去自己看书呢。”“这样做不怕老师看见然后点名吗?”“今天还好,才有一半的人没来。有时候人来得太少了,老师才会点名。”他不紧不慢地说。 留下来听课的17个人中,有两名同学在玩电脑游戏,还吸引了旁边两名同学“观战”。课堂上有两名同学在背单词,还有两名同学在自己的电脑上看PPT自学。算下来,整个课堂上“认真”听课的不到10人。一直在认真听课的小郭同学在课后说:“大四只有两门必修课,一下子清闲了很多。平时来上课的人本来就不多,班里那些忙着找工作的平时很少出现,都忙着跑宣讲会呢。”至于其他同学,要么在忙着办理出国的各项手续,要么已经保研,在宿舍过着逍遥生活。(胡 畔) 南京某高校:“放不放假没区别” 11月15日,南京某大学一个文科系的例行年级大会上,辅导员通告了一件事:为了弥补学生们暑假实习所花的时间,院里将于12月15日提前放寒假。台下一片唏嘘。“反正本学期已经没课了,放不放假有什么区别?”学生小韩说。 当然,像这样大四没有课的院系毕竟不多,一般的院系大四都安排了一到两门必修课。 该校国际商学院经济系大四学生小古说:“上一次去上课应该是一个月前的事啦,我忙着找工作,根本顾不上去上课。”而坚持上课的小吴则说,本应有40多人上的证券投资课,往往只有十来个人。保研的同学有的在公司兼职,找到工作的同学实习去了,还没找到工作的忙着参加笔试、面试,要考研的则全力以赴复习应考科目。 在这所高校,像天文、物理、数学等基础学科系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出勤率。“和大学前三年没什么区别”,天文系已经保研的小陈说,不少像他这样保研的学生,不仅坚持上本年级的课,有些同学甚至开始跟研究生一起上课了。(李建平)

西安某高校:学生选课有“讲究” 崔博是西安某高校的一名大四学生。11月19日下午4点多,记者在校园见到他时,他刚从教学楼走出来,手里拿着一本公务员考试辅导用书。 “准备考公务员?” “是的。不过现在考公务员竞争太激烈,希望不大。” “上课的同学多吗?” “不多。刚才的课是3个班一起上,大约五六十个人吧,来的不到一半。” “那些没去上课的同学都在干什么呢?” “绝大多数同学都在准备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还有的就是习惯性逃课,在宿舍里睡觉、玩电脑。” “那你为什么去上课?” “老师课讲得好。” “现在同学们上课是不是都是有选择的?” “是的。” 给崔博他们上新闻学概论、新闻法规等课程的孙老师说:“大四学生选课有讲究,不少带有功利性。我的课到课率还可以,至少有50%,那是因为学生们猜测,我可能是考研专业课命题老师之一。”(杨 彦) 武汉某高校:毕业旅行“好时节” 这学期,武汉某高校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大四只有《电视作品赏析》和《毕业论文写作》两门专业课。前者32课时上6周、两个学分,后者16课时上4周、一个学分。课表刚在校园网上公布出来的时候,就听不少同学说,还不如干脆把大四的课移到前三年上完多省事啊。 10月中旬,课程结束,大家就彻底进入“放羊”状态。一个保研的同学报考了日语一级,另一些同学则边找工作边学驾驶,有的还准备用一部分时间进行毕业旅行…… 当然,像新闻专业这么早结束课程的并不多。许多工科班级这学期还有好几门课要上。不过,听课的大多是保研的同学,100多人的大教室,往往只是前几排稀稀拉拉坐着十几个听课的。而那些准备考研的正忙着复习,要找工作的则忙着跑招聘会,想出国的也要为12月份的黄金期而努力,谁还有心思去学习大四的课程呢?(苏 玲)

上一条:八类大学生最受用人单位欢迎
下一条:创业的路上的大学生:咬紧牙 有勇有谋地去战斗